1
水是生命之源,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必需物质,需求强度仅次于氧气。研究人员研究发现,喝对水,堪称一味良药。一份研究通过分析18项随机临床试验的数据后发现,以不同方式增加饮水量,能降低多种疾病的风险。
2
水对超重、肥胖患者控制体重有很大促进作用。研究中,补水组的肥胖参与者在每次饭前30分钟摄入500毫升水,按一日三餐算,相当于一天喝1500毫升水。坚持12周~12个月后,相较于不补水的减肥组,补水组的体重多减了44%~100%。
展开剩余75%3
此前,几所高校开展的研究同样发现,对超重或肥胖患者实施补水干预,能让他们瘦得更快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金晖表示,“喝饱了就吃不下”是加速减重的主要原因。餐前适量喝水可在短时间内扩充胃体,增强饱腹感,从而削减后续正餐摄入的食物量,以及代替高热量饮料等。
4
每天多喝1升水控血糖。在一项研究中,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要在每天原有饮水量的基础上多喝1升水,具体操作是早餐前喝250毫升、午餐前喝500毫升、晚餐前喝250毫升。8周后,这些患者的空腹血糖比不补水的患者降低了17.6%,同时,体重指数[BMI=体重(千克)除以身高(米)的平方]、甘油三酯水平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也称“坏胆固醇”)水平等均有下降。
5
另一个发现是,即使做到了每日多喝一升水,但不是饭前喝的人,并没有降糖效果。研究人员表示,一方面,多喝水可增加血浆体积,从而稀释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;另一方面,2型糖友控糖也离不开维持健康体重,饭前饮水可减少食物摄入、减轻体重,达到降糖的效果。
6
勤喝多排消尿路感染。临床中,加大饮水量是尿路感染患者预防反复发作的生活处方之一。一项对140名患有复发性尿路感染,且每日饮水量较少女性进行的研究分析发现,只要每天多喝1.5升水,不必在意饭前饭后,也不必固定饮水时间,感染的发作次数即可降低。
7
加大液体的摄入量可通过多种机制降低尿路感染风险:增加尿液生成,稀释尿液中细菌浓度,降低感染力;促进排尿,从而对尿道进行自然冲洗,将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冲刷干净;频繁、大量排尿的冲刷力,可避免细菌附着在尿路上皮细胞上,减少感染的机会。
8
每天多喝水防肾结石。尿液中的盐浓度高是肾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,多喝水可增加尿量、稀释浓度,防止钙盐、磷酸盐因过饱和析出结晶,从而减少结石形成。还有一项研究发现,25~50岁的健康成年人如果在每天原有饮水量的基础上多喝2升水,可降低肾结石的形成风险。
9
持续多喝3个月少头痛。一项研究认为,3个月内在每天原有饮水量的基础上多喝1.5升水,可改善47%的复发性头痛患者症状,提高生活质量。多喝水虽是一味良药,也需科学有度,不建议“强行灌水”,以免得不偿失。
来源:生命时报微信 漫画:杨仕成厦门股票配资公司
发布于:四川省证配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